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发展社会学分论坛 “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顺利举行

    发布者: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作者:摄影:来源:社会学院发布时间:2022-09-01浏览次数:11


    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发展社会学分论坛

    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顺利举行


    2022825日,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发展社会学分论坛“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在云端举行。本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文军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毅鹏教授,以及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何雪松教授、副理事长叶敬忠教授、副理事长向德平教授等。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近200位社会学学人通过线上会议参加了本论坛。

    按照发展社会学分论坛的日程安排,本次会议议程主要包括领导致辞、主题发言、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新发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研究生论坛、论坛总结等。825日下午一点半,2022年学术年会分论坛发展社会学论坛正式召开。领导致辞环节由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何雪松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文军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田毅鹏教授对论坛进行致辞。

    专委会理事长文军教授指出,近年来有关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愈来愈热门,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讨论,这些为发展社会学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议题。本次论坛的主题既有发展社会学新的理论研究议题,也有大量实务的、经验的研究,发展社会学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突破了原本的发展社会学的框架,进行着广泛的学科交叉,朝着新发展社会学的方向迈进。

    学术委员会主任田毅鹏教授对本论坛提出了热切的期许,他提到,随着每次社会学会年会的成功召开,发展社会学分论坛越办越好、话题也越来越集中,殷切希望通过本论坛能够将新发展社会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专委会副理事长何雪松教授就文军教授、田毅鹏教授对发展社会学分论坛的热切期许谈到,要将新发展社会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每一位学界同任的共同努力。

    主题发言由专委会副理事长向德平教授主持,田毅鹏教授、叶敬忠教授、何雪松教授聚焦新发展社会学的发展转向进行发言。田毅鹏教授立足于现实世界的变动和发展社会学学科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断想,强调我们有责任推动发展社会学实现新的发展和跃进。关于新发展社会学的研究面向,他指出新发展社会学要拓展研究对象、进行新发展理论的整合、更新发展模式的研究、关注城乡发展问题研究及发展政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理论、发展政策、发展模式为一体的新发展社会学,实现学科的新转向。叶敬忠教授指出,目前发展、发展研究和发展社会学在广义层面的含义并未形成广泛共识,发展社会学的现实也是以狭义为实、广义为名。基于传统社会学的5个定位,他强调新发展社会学需要从狭义发展转向广义发展、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转向世界发展、从18世纪中期后的发展转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从“发展社会学”转向“发展的社会学”、从现代化的理论转向社会转型的理论。此外,发展社会学的研究也要充分呈现历史性、反思性、关系性、行动者和替代性的视角。何雪松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当前新发展社会学的研究议题与重要讨论,提出要从微观角度思考宏观的中国社会变迁议题。随后,他从时间、空间、关系三个维度出发切入分析,并提出“发展的时空微基建”的概念。最后,他指出未来还将面临家与国、活与治、城与乡、需要与节制的挑战。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新发展社会学的理论研究”,由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吕方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贾玉娇教授进行点评。西北师范大学尹广文副教授立基于乡村治理的现实发展、政策背景、实践传统及研究现状,系统梳理了中国百年乡村建设行动的历史变迁,指出百年乡村建设行动的核心主线就是围绕乡村组织化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以及试图通过乡村的组织化进一步将乡村纳入国家视野之中。他进一步提出,在新发展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加强党的领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振兴乡村教育、发展乡村经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持续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西南大学硕士生李可代表其导师何健副教授进行发言,首先梳理了后华盛顿共识以来的发展社会学文献出版情况,阐述了发展社会学的学科历史、学科性质、学科内容、学科困境,并从进一步讨论发展社会学与贫困的关系问题、疫情时代发展社会学的新动向等方面提出要重新定义发展社会学。华东理工大学黄锐副教授尝试从发展型国家理论来理解新发展社会学,他以发展型社会工作的三个案例,说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建构是新发展社会学的核心议题。


    第三单元的主题为“新发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王星教授进行点评。东北林业大学刘博副教授基于近年来空间社会学的转向,以L社区基层治理转型为例,指出社区空间的转变导致了社区社会资本的萎缩,提出要通过协同共治的空间再造、物业管理空间模式的创新、对非正规空间的管制等重构社区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臧得顺副研究员以福建宁德龙潭村林正碌为个案探讨了乡村振兴依靠谁、精英下乡如何促进乡村的再造、外来精英通过何种方式建构“个人权威”等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权威建构的功能与意义、乡村精英权威与乡村再造的关系。


    第四单元为“研究生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吴越菲副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黄锐副教授进行点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卢素文结合美国组织社会学家斯格特的“钻石”组织模型提出更为贴合中国乡土社会实际情况的新“钻石结构”组织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农村组织化的可能机制,进而提出在乡村治理中推进农村组织化的实现路径。吉林大学博士生赵志远基于社会学的空间转向及空间治理实践,提出空间嵌入正在成为社区民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其中社区警务室作为服务社区群众的物理空间,警务广场作为畅通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智慧警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空间拓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颜晓婷主要着眼于税费改革以来,村庄如何有效争取更多政策资源问题展开讨论。她在回顾政策治理视角、地方政府视角与村庄理性视角的基础上,以Z村为个案,通过梳理Z2014年至今的“实践脉络”,尝试总结争取政策资源的村庄形态的共性,最终提炼出“发展型村庄”这一解释框架。


    最后由何雪松教授、文军教授进行论坛总结。何雪松教授提到,下午的报告和发言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新发展社会学在中国大有可为。因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正在快速的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们的确应该在理论的建构上而有所作为。下午的报告既有理论的研究,也有经验的研究,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学者对新发展社会学的尝试和努力,期待今后一段时间可以出更好的成果,有更多的学人加入,也更好的去推动新发展社会学的建构。最后,特别感谢各位参会教授、老师和同学,也特别感谢各位主持人、评议人和为这次会议付出努力的学生志愿者。文军教授指出,新发展社会学对中国来说可能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中国特色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去回应和应对的理论议题。下午的发言有资深的学者从理论的高度做了一些很好的思考,也有很年轻的力量贡献了智慧,这些都为新发展社会学或者发展社会学的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相信应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进来,也特别期待通过论坛的形式能够邀请到或者吸引到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的加入。最后,再次感谢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的团队为论坛做出的辛苦准备,也感谢今天下午所有发言的、主持的、点评的老师及同学,欢迎并期待明年与各位同仁于线下再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