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2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行业校友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承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粤·沪·浙)、深圳市龙岗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支持下举办了“华东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社会工作系列论坛中主题论坛一:社会组织、乡镇社工站参与乡村振兴:理论、政策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腾讯会议室进行。本次会议邀请了王思斌、张和清、蒙昭平、张昱等十余位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和探究。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环节:主题论坛+3个专题论坛。该会议以线上形式开展,通过智社平台和腾讯会议进行,共有3000余人参与了此次线上研讨会,会议取得了积极反响。
(研讨会合影部分)
第一环节 主题论坛
第一环节是主题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朱眉华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致词。在对华东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的基础上,向大家介绍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分享了当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在实务领域中的实践探索动向,同时也对本次论坛嘉宾表示衷心地感谢。
(何雪松院长致辞)
第一位分享专家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王老师以《乡镇社会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职责延展与功能整合》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王思斌教授分享)
第二位主题分享嘉宾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总督导张和清教授,他以《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探索——“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为例》为题对二十余年来的社会工作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张和清教授分享)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昱教授,他以《乡镇社工站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题展开了分享。
(张昱教授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蒙昭平处长以《“五社三站”融合发展的广西实践》为题,从广西“五社(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服务者、社会慈善资源)三站(乡镇社工站、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慈善服务站)”的思路形成、具体实践过程及实践成效和未来发展走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享。
(蒙昭平处长分享)
第二环节 面向共同富裕的社工站实践
第二个环节是“面向共同富裕的社工站实践”专题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MSW教育中心副主任梁昆进行主持,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郭圣莉作为评议人进行评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上海静安区春晖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王瑞鸿以《共同富裕背景下社工站参与乡村振兴的金华实践》为题,对金华社工站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分享。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博士研究生黄文以《共同富裕视角下社工站助力乡村振兴的台州实践》为题,对台州社工站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享。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杨威威博士以《共同富裕政策执行下的街镇空间转型及社工站嵌合型实践——基于在浙北马桥街道的参与式行动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
评议:郭圣莉教授表示,总体来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与西方有一定的共通点,即为了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需要用新的组织方式去满足新的社会需求。西方社会工作最初从民间出现,逐步实现国家化或者政策化和专业化。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必须强调专业性和独特作用,同时由于必须依赖体制的发展,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社工的定位也不断变动,呈现出一种模糊的状态。那么,在专业化的发展困境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下,需要思考社工站的出现是和基层治理联系更加紧密、是成为社会工作转型的一个过程、是促进共同富裕发展,还是为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对掉队的人提供帮助等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郭圣莉教授点评)
第三个环节 聚焦长三角的社会组织与乡村振兴
第三个环节是“聚焦长三角的社会组织与乡村振兴”专题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徐选国副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进行评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马流辉副教授以《内生型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基于上海市奉贤区迎龙村的个案分析》为题进行了分享。太仓市启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理事长、高级社工师姜春艳以《青少年社工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太仓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总干事、高级社工师许艳萍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海宁实践——基于扩散机制的视角》为题对上海公益参与海宁乡村振兴实践模式进行了分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社会工作系校聘副教授严骏夫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三门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
评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在评议时指出:马流辉老师和严骏夫老师以案例为出发点进行理论的提升,中间两位来自社会组织的总干事与理事长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马流辉老师以迎龙村作为村域,其他三位从县域的视角谈论乡村振兴,四位分别从学理反思和行业反思提出观点。杨发祥老师对马流辉老师提出的紧密型城乡关系这个观点提出讨论,认为上海是否符合该概念所指需要更加进一步讨论,不能按照大城市的行政区划进行判断,而应从更具体的角度加以阐释。严骏夫老师提出的案例中数字化改革是重要之举。姜春艳老师和许艳萍老师关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可以更深一步挖掘其理论意涵。太仓的服务模式可以进一步深入总结,而许艳萍老师从人才、行业、服务三个维度也提示我们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专业还是一种行业、职业。
(杨发祥教授点评)
第四环节 聚焦乡镇社工站与乡村振兴
第四环节是“聚焦乡镇社工站与乡村振兴”专题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侯利文副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万胜教授评议。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卓彩琴教授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社工站推动村庄协同共治的从化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高级社工师朱媛媛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与路径探索——以广州市花都区“老养残”家庭为例》为题进行了分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刘战旗副教授以《乡镇社工人才特征及职业化培养路径——基于湖南地区的调查研究》为题进行了分享。广西南宁市守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叶美昌以《乡镇社工站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以广西南宁为例》为题进行了分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黄锐副教授以《关系的力量:社会工作服务云南寻甸乡村振兴的华理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
评议: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万胜教授在评议中表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进程中将其助人自助的理念融入到乡村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知识的积累能够为社工参与到乡村的建设提供支持。社工参与到乡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因而需要强调服务的实践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服务。同时,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主要有三个层次:依托民政的社会治理、强调共同性的社区建设,以及根植于乡村内部的社会服务,此外,希望社会工作能够基于乡村内部的自组织,促进其与深度市场化相结合。
(熊万胜教授点评)
最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储琰副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向各位分享者、老师、学生及实务工作者表示了感谢,希望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促进社会工作更好的参与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储书记谈及了四点感想:首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有情怀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相信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其次,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把社会工作这种创新性的服务融入到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之中,这也是我们的机遇,也是共同努力的方向。再次,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更加有耐心、有智慧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来应对多重挑战。最后,我们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群众的需求,强调在地文化敏感性特质。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更舒服、更幸福,是社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社会工作最终努力的方向。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储琰副书记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